【第1眼】永葆科研报国心 誓使电流破冰封 -凯发官网首页
第1眼作者 : 重庆大学
回眸百年辉煌征程,一位位鲜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朴实而坚定地谱写着信仰的华章,编织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蒋兴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践行党员初心使命,长期扎根茫茫雪原,从事极端恶劣环境下电网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的研究。他率领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科技攻关、973计划和青藏铁路、特高压重大工程等基础研究30余项;基于扎实的基础研究,在湖南雪峰山建成全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站,开发了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2016年,蒋兴良荣获科技部“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称号。2020年9月,蒋兴良获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成就奖。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位坚韧不拔的共产党员的入党初心。
图:蒋兴良
为理想,寻找属于自己的海拔高度
读研时期,蒋兴良积极追求进步,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立足所学专业,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建设、大浪潮中,为自己的理想找到一个有海拔高度的支点——青藏沿线高海拔地区实地科研。
图:蒋兴良的入党志愿书
2001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工程,在输电技术上面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国家之所急发展之所难,重庆大学打算建设人工气候试验室。蒋兴良从武汉高压研究所回到重庆大学,克服条件有限人员紧张等困难,独自一人设计、施工和委托加工,花费一年时间建成了当时世界唯一的功能最多、尺寸最大的多功能人工气候试验室,用于模拟高海拔、冰雪和极端污秽等复杂自然条件。
图:重庆大学多功能人工气候实验室
试验室建成以后,重庆大学高压试验室团队又承担了在青藏铁路沿线做空气间隙绝缘选择项目。
为确保铁路隧道数据的可靠性,避免浪费国家资金,蒋兴良带着团队重新研制重型设备,前往高原做实地测试。其间,由于内地租用的大卡车无法将重型设备运送到各个试验点,蒋兴良带领团队,在格尔木火车站重新租用当地的卡车进行转运。可是,到了格尔木火车站已经是晚上6点,没有吊装工具将重型设备搬到转运的卡车上。但为了确保这些设备能得到及时运送,他带领大家动手自制手轱辘把重型设备搬上卡车。
第一个试验点“望昆车站”在海拔4475米的昆仑山口,团队面临着缺氧、严寒和住宿等大难题。为了大家的安全,蒋兴良决定让团队其他人离开试验点,自己单独留下来,陈爱军同学坚持留下来陪他。晚上,他与陈爱军将帐篷四周铆钉铆好,把贵重仪器放进帐篷,在炉子上烤了几个馒头吃。半夜12点左右,帐篷外狂风暴雪,感觉帐篷都要被撕裂开了。蒋兴良无比担心,时不时地查看正在休息的陈爱军的情况,并不停加煤保暖,终于有惊无险地熬过了这个晚上。通过了这晚的试验,蒋兴良帮助大家优化了帐篷固定方式,在外围利用树干遮挡,大大降低了危险性。整个试验团队都搬到了试验点,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推进科研任务,终于在一个月后取得了海拔4500米高原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数据。
第二个试验点烽火山所在地海拔5100米,是项目试验最高的地方。这里气压仅有46千帕,氧气十分稀薄,尽管大家每天都带着氧气袋,但高原反应仍然非常强烈。大家坚持了7天仍然无法适应,不得不从烽火山撤离,进入离试验点200多公里、海拔4400米的三江源头的镇上。但仅仅休息了一晚,蒋兴良第二天又返回了试验点,在那里坚持了一个星期把试验做完。
春秋冬夏,寒暑三载。从格尔木,到烽火山,再到拉萨沿线,蒋兴良团队对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都开展了试验。团队每到一处试验点都挂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横幅,党员们传承和发扬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与精神,科研冲在前面,服务放在心头。虽然试验期间环境恶劣、身体不适,后勤保障也十分有限,但大家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声。
常年的一线科研经验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铸就了团队的理念信念,团队里每个人都清楚且坚定:选择科研就意味着艰辛。蒋兴良说:“因为青藏铁路设计所需要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数据,全世界都没有,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最终,他们做到了。
后来,青藏铁路项目评奖和验收,铁路第一设计院在总结时说:“十几万人为青藏铁路作过贡献,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只有重庆大学蒋兴良这个团队!”
图:重庆大学赴青藏铁路电气试验项目现场照
历经艰辛,参加过试验的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过程很艰难,但是坚持过后,觉得这是一生中最宝贵的锻炼和财富。蒋兴良也认为这是在青藏铁路几年科研之路上的最大收获!
建基地,把论文写在雪山大地上
2008年严冬,一场罕见的大面积冰灾让中西部电力系统遭受巨大损失。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重庆大学科研一线的党员们立即开展电网防冰救灾的研究,主动承担起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蒋兴良坚持走在最前面,实地考察了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10省(市)冰灾现场,因地制宜提出了凯发官网首页的解决方案,为电网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3月,为观测研究野外自然覆冰及其导致灾害发生的规律,防止电网再次发生大面积冰灾,他率领团队历时半年前往全国17省(市)覆冰现场调查,最后选择了最具代表性、覆冰最为严重的湖南雪峰山创建国际首个“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图:团队师生在雪峰山开凿冰封的路
蒋兴良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均在野外基地。初创期的基地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冰雪冻雨四处肆虐,不仅没有取暖设备,异常寒冷,而且湿度又大,屋内屋外一样湿冷,常常是人身上还有热气,但被子已经湿透了。建设的头两年最艰难,2009年春节,试验团队都在山上度过,能吃上稀饭都是一种奢侈,更困难的是山上的水源都被冻住了,取水需要向山下步行500米,而山路非常湿滑,常常是连滚带爬摔得全身淤青。后来,团队师生索性直接啃雪块、啃干方便面。
图:团队师生肩挑着生活必需品上雪峰山
整整13年,他带领团队“边筹钱、边建设、边试验、边完善”,兼作“民工与教授”,抡过石锤、砌过砖墙、架设塔线、安装调试,经历悬崖滑坡生死一线,亲手把一座不知名的荒山建设成了“重庆大学首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图:蒋兴良(右)及团队学生在雪峰山上做试验
通过长期系统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蒋兴良带领团队揭示了覆冰及其导致灾害的规律和电网融冰的规律,提出电网大面积冰灾防御的方法,研发出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和大电流融冰装置,取得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守初心,饱受伤病折磨不停科研脚步
长期野外科研生活的艰苦历练,带给蒋兴良及其团队一番透彻的感悟:科学就是原始数据的积累,科学是自然规律的揭示,如果没有亲临现场,没有对实物的本质进行仔细地观测,仅仅依靠在计算机上仿真,项目研究是不可能成功的。培养科学研究人员,不仅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培养长期坚持的精神。
检视蒋兴良风雪无惧、为党兴业的科研人生,他正是一个“吃苦耐劳”与“长期坚持”的楷模。为践行为党兴业的初心使命,蒋兴良长期投身在恶劣风雪环境下从事国家科研事业。2005年,开展青藏铁路试验项目的时候,他经常感到胸痛。2008年,他的腿痛得只能依靠拐杖才能行走,许多试验都是在学生的搀扶下完成的。直到2015年他才到医院做系统检查,发现是患了胸背脊柱脊椎管瘤。手术后,他认为科研时间宝贵,没有按照医嘱休息三个月,仅休息一个月就陪着挪威专家登上雪峰山继续做研究。长此以往带病工作,最终导致他的病情发展为神经性疼痛。这样的疼痛常常让他几乎整晚睡不着觉,于是他干脆一头扎进了试验室,靠做试验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图:俯瞰雪峰山
一路走来,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蒋兴良说:“在重庆大学读研究生写入党志愿书的时候,我就想清楚了,要建设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光在嘴巴上说是不行的!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一名科研人员,要想想这辈子干到退休干到死,为国家为行业,你和你的团队到底做了什么?贡献又在哪里?所以时刻提醒自己,始终朝着目标去努力。虽然过程中会吃苦会遭罪,但蓦然回首,肯定是幸福的!”
蒋兴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始终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爱国精神,在科研报国的征程中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甘为人梯、勇攀高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无数像他一样的共产党人,以坚强的信念、坚定的信仰、豪迈的气概,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