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高校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厚植家国情怀 增长知识才干 (深聚焦) -凯发官网首页
人民日报作者 : 吴丹、黄超、丁雅诵、吴月、闫伊乔
图①: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学生在甘肃徽县榆树乡石碑村开展助农直播。
李旭春摄(影像中国)
图②:宜春学院学生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墈上社区指导小朋友做手工。
邹 忠摄(影像中国)
图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在重庆合川区太和镇石岭村创作墙绘。
万 难摄(影像中国)
图④:湖北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在带领孩子们跳绳。
王辉富摄(影像中国)
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义诊中守护居民健康,用墙绘装点美丽乡村,支教点亮孩子梦想……这个夏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本期教育版,聚焦5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故事,展现他们的收获与成长。
——编 者
基层义诊 守护健康
实践队: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义诊实践团
实践地: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
7月12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中医蒙医医院二楼大厅里,已经排了不少等候就诊的患者。“村里通知我们,来了北京的医学生,免费给我们看病”“我这高血压好多年了,想请他们帮忙看看”……人群中,大家带着期盼的语气互相交流。
不一会儿,一辆大巴车驶入医院。随车而来的,正是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义诊实践团的40余名学生。他们来自首都医科大学本部及12家临床医学院,涵盖10余个科室。
“小朋友,放轻松,叔叔按压一下,看看哪里不舒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2级儿外科学博士生张志一,一下车就开始出诊。
“我的导师、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曾参与林西县医院的援建。这次,我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到这里,就是希望把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下去。”张志一说,“看到诊室外排起长队,我很感动,有一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也更坚定了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以医疗服务、药品发放和健康教育为中心环节,以服务老人、儿童等为重点,这样的模式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助力民生健康的有效途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级眼科学博士生何海龙发现,前来就诊的老年人中,干眼症、白内障患者居多。根据所学,他对疾病的诊疗给出建议,并在与当地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会上,结合当地诊疗情况与前沿科学,提出建设性意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希望尽自己所能,与当地医生交换诊疗经验,为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及医疗资源。”何海龙说。
此次博士生义诊实践团先后在林西县中医蒙医医院、县医院、统部镇中心卫生院诊疗1024人次,送药800余盒。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健表示,“社会实践对于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聚焦社会需求和百姓期待,提供精准而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创新手段 传承文化
实践队:中央财经大学“‘语’润乡村”实践队
实践地:山西省曲沃县
“你们听过曲沃碗碗腔吗?”向中央财经大学“‘语’润乡村”实践队同学们发问的,是山西曲沃碗碗腔剧团团长刘平。
曲沃碗碗腔,顾名思义,以敲击独特的打击乐器“碗碗”来确定音乐的轻重缓急,唱腔优美,曲调婉转,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11年,碗碗腔(曲沃碗碗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暑期,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杨拓航和同学们组成实践队,把目光投向曲沃碗碗腔,关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
“这门地方小戏红火过。1998年,剧团在80余县巡回演出200多场。”从历史到现状,刘平如数家珍。言语间,也有无奈:而今,剧团只有约30名演员,平均年龄四五十岁,发展和传承面临挑战。
聊罢,恰遇剧团彩排《薛平贵与王宝钏》。从聊戏到赏戏、品戏,队员们感触更甚:要尽自己所能,让历史久远的曲沃碗碗腔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欣赏到我们的非遗文化。
先翔实调研。
有盼望——“爱听啊,从小就听,希望能继续听下去”;
有困惑——“很多年轻后生不爱唱了”;
有鼓励——“大学生们心思活,给想想办法,保护咱曲沃碗碗腔”……
此山哪闻那山音?实践队队员们思考:发展传承,只走线下演出的老路,显然不行。
赋予这门地方戏曲更多“网感”,是队员们数次讨论后作出的尝试。为剧团制作宣传海报,把演出视频剪辑成更适合传播的短视频,配以普通话字幕……带着海报和戏曲光碟,队员们走进曲沃县乐昌镇马庄村、苏村等地。
7月29日,《薛平贵与王宝钏》新戏首演,不少观众拿着队员们此前印发的海报而来。台上卖力演出,台下声声喝彩。“多少年没这么热闹过了,谢谢你们啊!”谢幕后,一名剧团成员拉着杨拓航的手,连声道谢。
演出结束当晚,实践队队员们还在继续讨论:下一步,若能帮助剧团创建视频号、直播号,重视网络宣传,发布演出视频,应该能收获更多关注,帮助曲沃碗碗腔传得更远。
深入西北 科研实践
实践队:上海交通大学“北斗探青甘”国际实践营
实践地:青海省茫崖市
浩瀚的星空,无垠的荒漠,给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北斗探青甘”国际实践营成员留下深刻印象。近日,实践营走进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对当地旅游景点等进行测绘和三维实景建模。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景怡澜,第一次参加实践营。“颠簸在海拔3700米的山路上,面对出现的高原反应和极度干燥的气候,起初有些不适应。”景怡澜说,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鼓励、帮助下,大家克服了困难,实践任务有序开展。
2021年,上海交大师生就利用暑期深入大西北开展实践。今年,他们计划在两次测绘基础上,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服务当地旅游、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这次我们还增加了科普直播,各小组根据所学和特长,向网友介绍无人机、卫星导航等相关知识。”第二次参与实践的博士生肖应超说。
选址、上传路线、起飞无人机,测绘是这次实践的首要任务。每个地段都需要重复飞行5次相同路线,每隔1秒拍一张照片,并导入软件开展测绘。“我们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可以为当地旅游路线的设计提供专业支持。”景怡澜说。
短报文功能是北斗系统的一大优势,能够用于应急通信。同学们设计出短报文解码程序,模拟应急救援场景。“通过实践,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北斗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对科考、旅游的实际作用。”即将直博深造的宁宸章说。
行万里路,知中国情。团队还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同学们既增强了科研协作能力,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魏表示,实践团队一边开展科研实践,一边开展社会调研,将暑期社会实践与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相结合,提升了实践育人效果。
多彩墙绘 扮靓乡村
实践队: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实践队
实践地:重庆市潼南区
“作为美术专业学子,我们希望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带来新风貌。”7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同学们来到重庆市潼南区寿桥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群年轻人以白墙为画卷,用五彩斑斓的画笔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墙绘,为寿桥镇的墙壁换上了“新衣”。
“蔬菜种植是这儿的重要产业,咱们要画进去”“图案不宜太复杂”……队员们在寿桥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村情村貌、风土人情。随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反复修改设计图,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寿桥镇的农耕生活“搬”到村里的墙面上。8天时间里,队员们在300多平方米的墙面上绘制了5幅作品。
抬臂、起手、落笔、上色,队员们分工有序、配合默契,用绚丽色彩营造出“画中有景、景中有画”的美好景象。队员万昭辉感慨地说:“一天下来,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了,但看到村子被装点得越来越美,村民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我心里特别踏实、高兴!”
每次路过这些墙绘时,村里的老人们都会驻足欣赏。“娃娃们把咱村的花椒、油菜都画进去啦!”“站远一点看,这幅画仿佛变立体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背后,满是村民们对墙绘的喜爱、对创作者的感谢。
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小姑娘。她每天抱着绘画本,在角落里学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画画。实践队队员们鼓励她,要继续画下去。“小时候,村中的一幅墙绘点燃了我的绘画梦想。在小姑娘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希望我们的画作能让这里的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队员吕小平说。
近3年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选派20余支团队深入各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带队教师周宇说,通过暑期实践,同学们既发挥了专长,也帮助乡村改善环境,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
爱心支教 点亮梦想
实践队:南方科技大学明航支教队
实践地:湖南省衡山县
车窗外,绿树掩映,远山如黛。距离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越来越近,南方科技大学明航支教队成员李庭轩的心情愈加激动。半年前的寒假,他就曾到这里支教。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一直让他牵挂。
“庭轩哥哥,你真的又来啦!”教室里,小学四年级的瑶瑶看到李庭轩,兴奋地叫了起来。看到不少孩子的书包上还挂着上次支教时的手工作品,李庭轩说,自己决心为乡村孩子带来更多知识和快乐。
明航支教队成立于2017年。今年7月底,又有20名同学来到衡山县白果镇,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
“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为什么能飞吗?”这是支教队成员田小可开设的“飞上云空”课程。他以c919国产大飞机为切入点,向孩子们介绍了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基本飞行原理,还带领大家制作模型飞机。
“看我的飞机,飞得好远!”教室外,孩子们一起放飞了模型飞机。田小可说,孩子们期待的目光,让他更感到肩上的责任。
明航支教队队长王浩宇介绍,团队成员调研发现,部分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为此,支教队设计了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能力。在“云游地球”课上,孩子们可以领略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职业生涯探索课上,支教队员带领初中生了解各个职业;音乐、手工等艺术类课程,则让孩子们学习感受美、创造美。
为更好地了解农村学生的生活情况,支教队还开展了家访。前不久,沿着乡间小路,队员们来到小函同学家。“小函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未来,我们想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王浩宇说,家访让支教队员感受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支教的时间过得飞快,队员与孩子们越来越熟悉。临别之际,有孩子悄悄问李庭轩,以后是否还会再来。“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再来!”李庭轩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吴丹、黄超、丁雅诵、吴月、闫伊乔)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