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重庆大学迎来首批临床医学专业新生 医学人才培育开创新格局 -凯发官网首页
华龙网作者 : 秦思思
重庆大学医学院迎新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陈毅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9月14日,重庆大学学生开学返校。重庆大学医学院也迎来30名首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作为重庆首个开设在综合性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输出与培育方式有哪些不同?重庆大学的这一举措,对未来重庆医学人才领域的布局又带来哪些改变?在人才培育上,综合性高校相较于医学类专业传统院校,又将走出哪些新路径?9月14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到重庆大学医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亚洲,请他答疑解惑。
重庆大学为什么要开设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王亚洲: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发展需求,恢复医学学科建设。
王亚洲介绍,在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建设新医科的大背景下,许多高端专业人才的输出终端都与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密切关联。重庆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为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恢复医学学科建设。
“重庆大学多年来一直在生命医药领域进行深耕,如今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恢复了医学学科建设。”王亚洲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重庆大学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此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开设更多是“历史使然”。
重庆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946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并入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重庆大学以生物医学为切入点,发挥工科优势,开始生命与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为esi前1%学科。
与医学类专业传统院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亚洲:综合高校学科强交叉,多领域人才发展。
作为重庆首个开设在综合性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势必同医学类专业传统高校有所区别。王亚洲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学院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入主流、有特色”的医工交叉、多学科交叉新路径,依托重庆大学工科优势,引领新工科与新医科融合发展。医学院通过走好医工交叉、多学科交叉特色发展道路,构建完备的医学学科体系,教学科研服务体系,以及医教研融合体系。
“简单来说,结合优势所长,我们要走‘强交叉’‘强科研’的培养路径。”王亚洲介绍,未来,会以临床医学专业为轴心,与其他优势学科融合发展,形成“强强联合”之势。
王亚洲解释,重庆大学和医学专业院校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综合性强,学科门类多。在这样的条件下,医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发展势必会产生新的“火花”,“未来交叉学科建设,新领域人才培育等方面都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他说道,也希望利用这种环境培育卓越的创新型人才。
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亚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如何开创医药人才新格局?
王亚洲:本博贯通的长学制培养模式探索,打造重庆医学人才培育“新模式”。
“目前,我们有着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链条,我们计划采用本博贯通的长学制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本科期间充分夯实基础,为接下来的研究学习探索做好准备。”王亚洲介绍,“厚基础”“多临床”也是接下来的培育人才的工作重点。
2018年6月,重庆大学恢复成立医学院,2019年获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22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已建成“神经智能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创伤急救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以及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两大科研服务平台,并在神经生物学、肿瘤学、急救与创伤医学、分子医学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王亚洲还告诉记者,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临床实践,学校现拥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6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以及“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实习实训和临床规范化培训等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王亚洲介绍,医学院经过近四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队伍与附属医院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步集聚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拥有外聘院士、国家级高端人才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正如重庆大学校歌里唱的那样,重庆大学作为重庆首个办医的综合性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王亚洲说:“希望同学们同重大一起,建设新的时代,开启新的征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