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15年“孔子行脚”活动圆满结束 -凯发官网首页
作者 :
2008年以来,由台湾师范大学主办,邀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重庆大学等二十余所两岸四地知名高校学子共同参与,旨在通过赴两岸偏乡支教服务追寻孔子足迹、弘扬孔子精神的“孔子行脚”活动,至今已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成为规模最大的两岸支教活动。
2015年仲夏,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十名重大学子组成新一届重庆大学“孔子行脚”团队,在这个仲夏再度出发。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7月8日至7月20日,由大陆学生赴台进行志愿服务,7月22日至8月1日为第二阶段,台生也将来到大陆继续进行志愿服务。
认真负责,精心准备
在出发前,由于十位同学在台湾的支教学校不同,每位同学都已积极和自己团队的台湾同学联系并进行了深入讨论,了解台湾国中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特点,并结合自身所长精心准备了各种突显兴趣、启发为主的各类课程。赴台前一周内,大部分同学都还处在期末复习考试的阶段,但即便如此,每一位同学都投入了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在前期准备中。13级建管学院张浩同学为了本次活动而选择缓考两门,而他对此做出的解释或许能够代表所有同学的心声,他说,“我相信这个活动会给我带来比考试更重要的成长和体验”;来自12级建筑学院的颜思敏同学则主动请缨,愿意担当起设计具有重大特色的见面礼物的重任。短短几天内,从构思到成型,再到最后的制作,一套套为本届重大“孔子行脚”专门设计制作、印有重大校徽及本届活动标志的包括台历、logo贴、一套书签及个人名片的礼物包新鲜出炉。除颜思敏外,12级建管学院郭安然同学也为礼物的最终成型付出了很多心血。
尽心奉献,收获无限
南安国中、路竹国中、鸟松国中、六嘉国中等八所中学,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群体,却都能看见重大学子忙碌的身影。13级建管学院张浩根据实际情况连夜重新准备课程,直至凌晨五点;13级光电学院陈鹏来为了保持说唱课上良好的声音状态,每天课前都要仔细练声;12级公管学院唐蕊同学和14级博雅学院周小奇同学坚持学生在校的每分每秒都陪在学生身边,努力走入学生的内心;12级物理学院郑博源同学虽然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但却充当起任何情况下的救火队员;而由同学们自己选出的团队负责人12级机械学院李翌同学则每晚认真负责的强调安全意识.....
大多数学校的条件是艰苦的,需要同学们集体在炎热的夏夜教室里睡睡袋,还要面对不那么适应的饮食和从未见过的蚊虫叮咬;大部分同学的体力是透支的,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却要在面对学生时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即使如此,从没有一个人有过任何抱怨,每天的检讨会上提的最多的是自己的不足,最关心的是其他听课同学对自己课堂状况的反馈;每晚晚饭后,见到最多的是坐在电脑前修改已经不知修改过多少次的课件,是与其他队友交流了解第二天将要上课的班级的特点;每天早饭时,通常要再确认当天的课程和活动细节,以此确保万无一失。每个人都在努力奉献着,并且,每个人都乐此不疲。
回到重庆后,同学们来不及好好休息,又马上奔赴北碚区晏阳初中学,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又一阶段的志愿服务中。同时,作为东道主,他们与西南大学的同学们一起,也在尽力关心着来自宝岛的、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重庆的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彼此体贴,不仅在教学方面有所启迪,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聚散匆匆,情怀在心
孩子的心灵是最敏锐的,他们也最诚实,当他信任一个人,就会毫无保留地投入感情。曾经,同学们对这样的论断没有深刻认识,直到这次支教结束的时刻。在台湾阶段,支教结束临走的那天原本是周末,学生们应该本应已经进入假期,然而却有大批学生早早去到学校,等待着送别这些与他们相处短短几天的大哥哥大姐姐。而在重庆阶段,学生们更是为了送别而聚集在大哥哥大姐姐即将乘坐的大巴车前,眼神中透着不舍与留恋。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中学门口都能看见不舍的泪水,都能听见离别时的眷恋和希冀。已经是研究生的刘川并非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但提及这一幕他仍然眼含热泪,“这一刻,你才知道,他们有多纯净,而你又有多大的价值。”13级数统学院的朱司雨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你只是做了你能做的,其实并不算多,而他们给你的却是无比热烈的反馈。”
《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中学生给予的感动,更在课堂内外向队友学习,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从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体验,从而获得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